啟功抱蛙圖
《啟功全集》編輯部藏于北京師范大學一個僻靜的角落。初秋雨后,平房外花枝馥郁,室內(nèi)一屋文獻資料燦然在目。北京師范大學前校長辦公室主任、《啟功全集》編撰者侯剛悠悠敘談往事,追憶啟功先生才情和德行。
身為中國當代教育家、古典文獻學家、文物鑒定家,啟功的藝術(shù)造詣貫通書畫詩文,獨步書界畫壇,其作品是國學在社會轉(zhuǎn)型時期之絕響。近年來,啟功作品更是藝術(shù)品拍場??停瑥?004年秋季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以16.5萬元成交的《行書詩評書評冊》,到2005年春季中貿(mào)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19.8萬成交的1988年作《行書五言詩鏡心》、2005年秋季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110萬成交的1982年作《書法手卷》,市場價值日益提升。
2005年,啟功謝世不久,北師大啟動《啟功全集》編輯、出版工作,同年,面向社會征集啟功作品。五年收獲大量包括學術(shù)著作、書信、日記、書法、繪畫作品等資料,20卷《啟功全集》將于年底面世,而影印精選字畫《當代書法-啟功》及《當代繪畫-啟功》,日前由三希堂藏書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聯(lián)合出版。兩冊書精選了啟功各時期代表作200多幅,其中《當代繪畫-啟功》收錄了啟功繪畫高峰期——上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初的大量山水作品,以宣紙彩印出版,這是第一次大規(guī)模結(jié)集出版的啟動書畫作品,試圖全面再現(xiàn)其在書畫方面“胸襟蘊蓄”的藝術(shù)造詣與品格。
凄楚而美好的時光
“我是1979年與先生相識的,那時我在師大校長辦公室工作,經(jīng)常到先生家通知事情,第一印象是先生很平易近人?!焙顒偦貞洠?上世紀)80年代,改革開放之初,啟功在北師大的課程繁重,不但給本科生上課,還給夜大的學生上課。當時,啟功在書畫界地位愈高,事務極多,學校打算給他配助手,他說:“怎么能因為我的事,耽誤年輕人的前程。”婉拒了配助手,日常事務托辦公室?guī)兔μ幚怼:顒偼诵莺?,啟功又說:“一事不煩二主,我的事還是請你幫忙處理吧?!眱扇擞谑怯辛?0多年的往來和交情。
“啟功,姓啟名功。他說起過自己的姓。”侯剛說,身為清王朝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,啟功不愿夸耀自己的“愛新覺羅”氏,甚至很怕所謂的“皇室祖蔭”,曾說:“愛新覺羅如果真的能作為一個姓,它的辱也罷,榮也罷,完全要聽政治的擺布,這還有什么好夸耀的呢?何必抱著它津津樂道呢?這是我從感情上不愿以愛新覺羅為姓的原因?!?
曾祖溥良一輩,因爵位累降,只封了個奉國將軍,俸祿微乎其微,養(yǎng)家糊口都難。按清制,有爵位的人不能下科場求功名,溥良毅然辭去封爵,決心走科舉考試的路。啟功一歲時,父親病故,童年在年幼失怙且家境中落的背景中度過。因為從小失去父親,祖父對他的教育格外用心。初學識字時,祖父把常用字用漂亮的楷書寫在影格上,讓啟功一遍遍描摹。祖父又教他念詩,以后多次回憶祖父用一只手將其摟在膝上,另一只手在桌上輕輕地打著節(jié)拍,搖頭晃腦地教其吟誦東坡《游金山寺》詩的情景。“他完全沉醉其中,我也如此,倒不是優(yōu)美的文辭使我沉醉,因為我那時還小,并不理解其中的含義,我祖父也不給我逐句逐字地解釋,但那抑揚頓挫的音節(jié)征服了我,我像是在聽一首最美麗、最動人的音樂一樣,這使我對詩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?!薄秵⒐谑鰵v史》記錄下這段往事。
年幼時,看著祖父在宣紙上隨意點染花草蟲魚,便是一幅充滿生趣的扇面,啟功也想學畫。因為長于詩禮之家,大家舊族、文人學者間交游甚廣,在長親帶領下,投賈羲民為師,后來,因為啟功喜歡吳鏡汀一派的“內(nèi)行畫”,賈羲民又將啟功推薦給吳鏡汀做弟子,18歲,又跟從戴姜福先生修習古代典籍,成年后師從原任輔仁大學校長、后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的陳垣,扎實深厚的國學功底,為其日后學術(shù)、藝術(shù)上的精進,提供了綿綿養(yǎng)分。
賈羲民先生博通經(jīng)史,在書畫鑒定方面給啟功極深教益,他經(jīng)常帶啟功去看故宮的書畫藏品,賈羲民的日記中有“一天之間看了20多個卷軸,還有3個冊頁,回去之后都要詳細做筆記”的記錄。平時去故宮,門票要一塊錢,而每月的1、2、3日,實行優(yōu)惠價,只需三毛錢,這三天又是換展品的日子,掛了一陣的作品都要撤下來換上新的,上等展品則會繼續(xù)保留一段時間,其中極少的精品,如范中立《溪山行旅圖》、郭熙的《早春圖》等會保留更長的時間。
“我對這類作品印象非常深,現(xiàn)在閉起眼睛,還能清楚地想象出它們當時掛在什么位置,每張畫畫的是什么,畫面的具體布局如何。如《溪山行旅圖》樹叢的什么位置有‘范寬’兩個小字,《早春圖》什么地方有一個‘郭熙筆’的圖章,什么地方有注明某年所畫的題款,都清楚地印在我的腦中?!眴⒐υ凇秵⒐谑鰵v史》中談道。
故宮和琉璃廠是啟功少年時期愛去的兩個地方,彼時,常常流連于琉璃廠一帶,與不少書肆、畫鋪的主人成了朋友。他的志向,自小便是成為畫家。但有一次表舅請他作畫,卻事先叮囑再三:畫好后千萬別在上面題款,他要另找人寫。此事促使啟功立志勤奮練字,從蒙童到垂暮,天天臨帖不曾間斷,他曾說,自己寫之前臨兩筆帖,心里才踏實。后來陳垣恩師指點啟功:“不要用毛筆去模擬刀刃所刻的效果,以免流于矯揉造作之弊?!蔽蛐赃^人的他由此深得其理,提出“學書別有觀碑法”,“透過刀鋒看筆鋒”,“半生師筆不師刀”等論書名言。
“我的字是偽而不劣”
后人尊其為書畫大家,啟功則認為“文物鑒定”才是自己工夫下得最深的地方。文物賞鑒的知識和眼力十分抽象,光靠看書難以通透,啟功之幸在于得行家的當面指點。童年時期跟隨每看展覽,老師就給他講一些鑒定、鑒賞的知識,如遠山和遠水怎么畫屬于北派,怎么畫是屬于南派的,宋人的山水和元人的山水有什么不同等等。
最初見到董其昌的很多畫,讓人難以理解,比如《秋興八景》,明明是董其昌的落款,上面還有吳榮光的題跋,但里面為什么有那么多的毛病?比如畫面的結(jié)構(gòu)不合比例,房子太大,人太??;或構(gòu)圖混亂,同一條河,這半是由左向右流,那半又變成由右向左流;還有的畫面很潦草,甚至只畫了半截。開始,他以為這些都是假的,或代筆的畫手太不高明。賈老師卻告訴他,這并不全是假的,而是屬于文人那種隨意而為的“大爺高樂”的作品,“大爺高樂”是《艷陽樓》戲中一句戲文:“大爺您在這兒高樂呢!”,畫家也常有些不顧畫理,信手涂抹的“高樂”之作,特別是文人畫,并沒什么畫理可講。此類畫,畫風就不統(tǒng)一,因而不能把它們一概視為贗品。
見多而識廣,加之通曉繪畫史、文學史,又仰持音韻學、訓詁學、歷史學、文獻學、目錄學的學識背景,讓啟功在對書畫、碑帖的鑒賞方面,見識卓異、造詣精深。近年來,仿啟功的字愈多,曾有人向啟功請教:如何辨別啟功的字的真?zhèn)??啟功笑言:“寫得好的是假的,寫得不好的是真的。”又有人拿仿啟功的字請其辨認,啟功看后說:“這幅字可是偽而不劣呀!”“我的字是劣而不偽,你拿來的字是偽而不劣。”
便是如此達觀幽默、舉重若輕的個性,讓侯剛感佩不已。少年孤露而中年坎坷,世態(tài)炎涼看遍,卻能“不以世故系情懷”,侯剛曾問啟功:何以一生如此坎坷,心胸照樣如此開朗?啟功說:“我不溫習煩惱,那是過去的事了,現(xiàn)在也是很短暫的,那我們就看未來吧?!焙顒傆浀茫瑔⒐Ρ淮虺捎遗珊?,有個批判他最積極的人,文革后路上遇見躲得遠遠的,不好意思與啟功照面。啟功則上前主動幫其開解:“那會兒就好像是一臺戲,咱們就像演員,現(xiàn)在戲演完了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