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北京地下長城”毛澤東親筆題字 傳說中的神秘“地下宮殿”

helen
helen
2013-11-18 12:07:53
來源:風尚網

 

雖然聽說這個地下城就在西打磨廠胡同,但是具體位置卻無法從任何一部旅游手冊上查到。
  記者到了西打磨廠胡同發(fā)現,由于這里正在拆遷,基本上原有的小胡同都看不到了,這個西打磨廠地段就像是北京的一個大工地,墻壁上還寫滿了“早拆遷早受益”之類的標語。
  當記者向附近居民詢問這個地下城時,不少居民表示不清楚這個地方,最后記者向前門派出所的一位民警求援,才知道要沿著胡同拆遷的護欄一直向東走20多分鐘才能找到。
  記者一邊尋找一邊打聽,漸漸地知道地下城這個名字的人多了起來,不過對于地下城是干什么的,這些居民說法卻并不一致,有的人說是防空洞,有的人說是軍火庫,還有的人說是軍事堡壘。但是這些居民都沒有進去過,“進那里干嗎去呀”這是居民對自己漠視地下城的普遍解釋,在他們看來這個地下室沒有進去的理由。

    終于,在問了無數的人之后,記者見到了這座“北京地下城”,不過記者看到它的第一眼感覺是“失望”,而且一開始還差點走過了,只是定睛看了半晌才確定這就是我們要找的景點。
  傳說中的神秘“地下宮殿”看上去更像是個旅館的偏門,老式的飛檐斗拱生插進一座二層小樓的腰部,下邊懸著的是一塊半舊不新的牌匾。
 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了一些這里的情況,記者險些把它當成了前門地區(qū)常見的地下旅館。而路人們經過時都是頭也不抬一下的匆匆而過。

雖然在外邊看這個門臉很不起眼,但是一進去倒是嚇了記者一跳,因為進去后才發(fā)現里面的裝修風格和外邊完全不同,兩側的墻壁都用綠色的布裝飾,墻邊放著兩排椅子,6名身著迷彩服的工作人員坐在兩側。向里面望去,一個大洞直通地下,從下邊有陣陣潮氣撲鼻而來。
  向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后,一名女工作人員帶著記者進入了地下城里。據了解,由于是淡季,現在地下城很少有客人來。一入地下城,記者就看到一幅毛澤東手書的“北京地下長城”的匾,下邊擺放著毛澤東的頭像和雕塑。
  上個世紀60年代,為了備戰(zhàn),全國各地都在開展防空工事建設,特別是對待蘇美核大戰(zhàn)的防空洞。1969年“八二八”命令下達后,進度明顯加快。例如:截至 12月中旬,湖南全省主要城市已挖好的防空工事(防空洞、壕)等可容納160多萬人。而這些城鎮(zhèn)共有280多萬人。
由當初防空洞構成的北京地下城,據稱從城市中心一直延伸到郊區(qū)長城腳下。據估計,這些地道(至少是現存的)總共覆蓋了85平方公里的面積,在街道地下8至 18米深處,連接了這座城市的所有主要區(qū)域。工程設計目標是抵御傳統(tǒng)武器及核打擊,被戲稱為“地下長城”。
  設計當初是要能容納北京600萬居民中40%的人口。這些地道密布通風設施,配備了取水和儲糧地點、醫(yī)療和教育設施、餐廳和影院,甚至還有購物區(qū)域和一個旱冰場。
  一旦發(fā)生戰(zhàn)爭,人民進入地下城生活,最難解決的問題便是糧食和水問題。地下城離地面11.5米,有近70處被鑒定擁有豐富的地下水。在需要時,只要往下挖數米,便可取得源源不斷的地下水。城內2300個特別設計的通風孔,可以源源不斷把新鮮的空氣輸入地下城。
  城內的醫(yī)院,一座可以同時容納500名傷兵,城內的許多空間,在需要時都可以充作地下醫(yī)院用。地下城中,設有電影院、理發(fā)室等等。每座電影院每次可以容納300人。

  挖筑地下城時,工程師也考慮到應如何應對敵人的毒氣攻擊,因此在通道上設有雙重的防毒門。地下城的各項設施要確保需要時進入地下城的人民可以長時間生活。
  后來國際局勢緩和,工程于1979年停工。地下城被多數人遺忘,仍有些游客會進去。漸漸地,地下城成為一座影子城市。一些商人針對貧窮的農民工,在地下開了廉價餐館、商店和旅館。

     直到2000年,為2008年奧運會大興土木,官方重新開放這個地下迷宮,游客開始大量涌入一睹歷史遺跡。地下城商業(yè)活動繁榮7年后,遭到官方限制。但很多人不愿輕易搬離,有些人在那里生活十幾年了。官方明令禁止防空洞出租,但效果并不明顯。

免責聲明
標簽:北京地下長城    地下城    北京地下城景點    
你該讀讀這些:一周精選導覽
更多內容...
奢華私語 時尚衣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