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納斯自然保護區(qū)內(nèi)的臥龍灣,圖片來源于新華網(wǎng)
變幻莫測的水,高大挺拔的山,蔥蘢的樹,燦爛的花,童話中的小木屋,神秘的大水怪,“蘇爾”葦?shù)烟旎[般飄蕩。淡淡的霧靄和裊裊的炊煙,籠罩在這片“最后的凈土”上。
走進它,你就會被深深地吸引,即使離開,你也無法抹掉美麗的烙印。
五月的喀納斯,春意繾綣。
提到喀納斯景區(qū),就要提到它的很多惟一:這里是亞洲惟一的瑞士風光,是中國惟一和四國接壤的自然保護區(qū),是中國惟一的北冰洋水系——額爾齊斯河最大支流布爾津河的發(fā)源地??{斯湖還是我國惟一的南西伯利亞區(qū)系動植物分布區(qū),生長有西伯利亞區(qū)系的落葉松、紅松、云杉、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。獸類、鳥類、兩棲爬行類動物,以及魚類、昆蟲類在此繁衍生息,更是生趣無限。
喀納斯是蒙古語,意為“美麗富饒、神秘莫測”。它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布爾津縣境內(nèi)北部,距縣城150公里,是一個座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。環(huán)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,陽坡被茂密的草叢覆蓋。湖水來自奎屯、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當?shù)亟邓?,從地表或地下瀉入喀納斯湖。湖面海拔1374米,面積44.78平方公里,湖水最深處達180米左右!
翻過海拔2000多米的吐魯庫拜山梁,就到了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綜合開發(fā)服務區(qū)——嘉登峪。蒙古語的意思是“嘉登的房子”。傳說是為了紀念400年前,一位名叫嘉登的獵人。嘉登活著的時候,經(jīng)常把獵物分贈給家貧的牧人,他死后,人們?yōu)榱思o念他,在這片美麗的山谷蓋了一間木屋,好讓嘉登死后有安魂之處。
到了嘉登峪,就到了喀納斯風景區(qū)的大門口。臥龍灣、月亮灣、神仙灣和鴨澤湖就依次出現(xiàn)在面前?;秀泵噪x,風光無限。在神秘的湖畔,是一片尖頂?shù)男∧疚?,那種純木結(jié)構(gòu)的小木屋,似乎只出現(xiàn)在童話里,映襯著藍天白云,茵茵綠草,好像白雪公主和小紅帽,就要微笑著出來迎接我們。
漫步湖邊,山林安靜得悠然。
湖水的顏色是善變的。遠看,湖水像藍色的綢緞,中間點綴著一塊碧玉,微風吹皺了這池春水,墨綠如玉的水面又擴散。隨后,顏色又重新組合。神秘、溫潤。如果有云彩,湖水就更斑斕了。被云團覆蓋的湖水,呈灰藍色,與周圍碧綠的水色有著鮮明的反差,水與水之間,形成了奇異的圖案。
近看,湖水清澈見底,水底的砂石反光使得水面波紋更加清凌。周圍的山、樹、云。一樣的景色,兩重真幻,一個在水中,一個在天上。又似乎你伸手可及的水中景色更為逼真些。
至于湖中的水怪之迷,是無須多說的。能否在這里一睹水怪的尊容,就全看你的緣分嘍。
在喀納斯的圖瓦人定居點,額爾德什老人吹奏的“蘇爾”口笛也是值得一聽的。悠揚委婉的樂聲,猶如天籟之音。那種用葦科植物制成的口笛,現(xiàn)在能制作并吹奏的圖瓦人,幾乎沒有了。
喀納斯湖周邊的居民主要是蒙古族。人們普遍認為,居住在喀納斯周邊的禾木和白哈巴的居民,主要就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——圖瓦人。圖瓦人它們至今保留著原始、淳樸而獨特的生活方式:住木屋、放牧牛羊、與河谷、森林唇齒相依……他們也被稱為“住在風景里的人”。
喀納斯,就這樣延續(xù)著它的風景和故事。
納木錯湖東南的扎西半島。圖片來源于新華網(wǎng)
納木錯,是藏語“天湖”的意思。它位于西藏拉薩市以北當雄、班戈兩縣之間。湖南是雄偉壯麗的念青唐古拉山,北側(cè)和西北側(cè)是起伏和緩的藏北高原。湖開狹長,東西長70公里,南北寬30公里,面積為1940平方公里。
大約在距今200萬年以前,地殼發(fā)生了一次強烈的運動,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,巖層受到擠壓,有的褶皺隆起,成為高山,有凹陷下落,成了谷地或山間盆地。納木錯就是在地殼構(gòu)造運動陷落的基礎上,又加上冰川活動的影響造成的。早期的納木錯湖面進非常遼闊,湖面海拔比現(xiàn)在低得多。那時氣候相當溫暖濕潤,湖水盈盈,碧波萬頃,就如同一個大海。后來由于地殼不斷隆起,納木錯也跟著不斷上升,加上在距今1萬年以來,高原氣候變是干燥,湖水來源減少,湖面就大大縮小了,湖泊則被抬升到現(xiàn)在的高度?,F(xiàn)在湖面海拔4718米,是世界上海拔最高、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。青藏高原的窩爾巴錯,湖面海拔雖達5465米,但窩爾巴錯面積很小。南美洲的安第斯山雖有著名的高山湖——的的喀喀湖,面積達8330平方公里,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僅3812米,比納木錯低將近1000米。
納木錯的湖水來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補給,湖水不能外流,是西藏第一大內(nèi)陸湖。湖區(qū)降水衡少,日照強烈、水分蒸發(fā)較大。湖水苦咸,不能飲用,是我國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。
納木錯,又稱騰格里海、騰格里湖。蒙語騰格里,意為“天”,這是因為湖水湛藍明凈如無云的藍天,所以名之。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銀濤,倒映于湖中,肅穆、莊嚴,極自然之致。湖中有3個島嶼,東南面是由石灰?guī)r構(gòu)成的半島,發(fā)育成巖溶地形,有石柱、天生橋、溶洞等,景色美麗多姿。
由于氣候高寒,冬季湖面結(jié)冰很厚,至翌年5月開始融化,融化時裂冰發(fā)出巨響,聲傳數(shù)里,亦為一自然奇景。
納木錯的資源相當豐富,蘊藏著豐富的礦產(chǎn),例如食鹽、堿、芒硝、硼等,藏量均很大。湖中盛產(chǎn)魚類,細鱗魚和無鱗魚成群結(jié)隊在湖里游弋,主要是鯉料的裂腹魚和鰍科的條鰍。這些魚和平原地區(qū)的同類魚不一樣,是200萬年以來,由這里原有的魚類,隨著地殼地隆起,適應高原的特殊環(huán)境,逐步變異演化而來的。有些魚還保留著頭大尾短的原始特征。裂腹魚一般可長到一二公斤,大的可長到七八公斤甚至幾十公斤。過去由于藏族沒有吃魚的習慣,湖魚自生自滅,從不怕人,人近湖邊,魚兒紛紛游來。每當夏季,湖中的魚群從湖泊深處游到湖邊灘地、河口產(chǎn)卵時,往往隨手即可抓獲。
納木錯有羅薩、打爾古藏布、查哈蘇太河等水注入。湖的周圍是廣闊無垠的湖濱平原,生長著蒿草、臺蘚、火絨草等草本植物,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,全年均可放牧。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來之前,就把牛羊趕到這里,度過風雪寒冬。夏天的納木錯最為歡騰喧鬧,野牦牛、巖羊、野兔等野生動物在廣闊的草灘上吃草;無數(shù)候鳥從南方飛來,在島上和湖濱產(chǎn)卵、孵化、哺育后代;湖中的魚群時而躍出水面,陽光下銀鱗閃爍;牧人揚鞭躍馬,牛羊涌動如天上飄落的云彩,高亢、悠揚的歌聲在山谷間回響。幽靜安謐的納木錯生機勃勃,意趣盎然。難怪藏族人民要把納木錯看作是美好、幸福的象征了。納木錯確實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賜。
西湖,圖片來源于錢江晚報
西湖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,被譽為“人間天堂”。西湖景區(qū)由一山(孤山)、兩堤(蘇堤、白堤)、三島(阮公墩、湖心亭、小瀛洲)、十景(曲院風荷、平湖秋月、斷橋殘雪、柳浪聞鶯、雷峰夕照、南屏晚鐘、花港觀魚、蘇堤春曉、雙峰插云、三潭印月)構(gòu)成。
主要景點:
柳浪聞鶯:原為南宋的御花園“聚景園”。每當煙花三月,縷縷柳絲與嚦嚦鶯啼交相輝映,“柳浪聞鶯”即源于此。
三潭印月:又名小瀛洲,原作放生池,所以九曲橋[右上圖]一帶的建筑名稱都與此有關(guān),如九獅石、開網(wǎng)亭(取“網(wǎng)開一面”之意)、我心相印亭等。三潭實乃三塔,高約2米,塔身為球型,中空,可于月夜置燈其中,月光、燈光、湖光交相輝映,十分迷人。
平湖秋月:臨湖有御書樓,三面臨水,是賞月觀湖景的勝地,有詩為證:“萬頃湖平長似鏡,四時月好最宜秋?!?/FONT>
斷橋殘雪:“斷橋”是民間傳說中白娘子與許仙相見的地方,故戀人們以到斷橋頭拍一張合影留念為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