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,在茶道的世界中用于解讀季節(jié)的轉(zhuǎn)承變化,在整個茶道禮儀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。通常,在茶室的壁龕中,都會簡單樸素地裝飾有代表四季的應季花作。許多人認為這種在茶室中看似并無精心雕琢的花作,其實是通常所見到的刻意繁瑣的花道作品的精簡錘煉。
茶道是綜合的藝術(shù),而花作僅是整個茶道禮儀過程中的一環(huán),它與各個元素的調(diào)和是非常重要的?;ㄊ怯巫哂诓璧勒麄€展示技巧之外的,所以絕對不能做得過于引人矚目。正如千利休(1522-1591)所傳達給我們的一樣,這里的花作要像在野外那樣清新,保持自然的形態(tài)尤為重要。與之相對,在正式的花道作品中,因為花是唯一的主角,所以要講究如何把花的美感最大限度地發(fā)掘表現(xiàn)出來。技巧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,可以說,“使花在瓶中得到了重生”。因此,用于花道作品時的花器又被稱為“花生”(給花以重生)。順便說一句,在茶道中使用的簡樸插花作品的花器被稱為“花入”(將花插入)。
無論是正式的花道作品,還是用于茶道的插花作品,都應當讓人們感受到花兒隨著時間的流逝生命變遷的過程。但是,在正式的花道作品中,因為要在有限的條件下更長時間地保持花姿,通常會選用壽命比較長的花材,或是類似清晨開花,傍晚凋謝的木槿那樣,生命力比較短的花卉。
雖然我們列舉了茶道之花和花道之花的不同點,但實際上,他們在本質(zhì)上是沒有區(qū)別的。其實茶道之花也并不是完全的自然風景的體現(xiàn),還是需要最基本的處理,如用鑷子來調(diào)整花莖的角度。而花道之花的理念也是以自然之花為模板,不要過多地使用技巧。另外,雖然在花材的保持上,花道和茶道所推崇的時間有長短之不同,但是在觀賞花材的命運轉(zhuǎn)承這一理念上是相同的。茶道之花與花道之花并不是極端對立的,它們是本質(zhì)相同、單純在表現(xiàn)手法上有所不同的調(diào)和體。
千利休,即使在花道作品的制作上也是個高手。他創(chuàng)作了很多自由奔放的花道作品并整理成冊。同時,也留給后世很多的參考資料。
傳說,豐臣秀吉將軍聽說在利休的庭院里有一面墻壁鋪滿了朝顏花,美麗壯觀,于是便前往觀賞。但與他設(shè)想的完全不同,在前一天晚上,利休就已經(jīng)把朝顏花全部鏟除,僅在茶室中留下了一朵做插花之用。
還有一次,豐臣秀吉命令利休在體型巨大的金瓶中插入紅梅,正常的做法是將紅梅根部沉入花器,表現(xiàn)花朵的美好。然而利休卻反其道而行,將紅梅枝條翻轉(zhuǎn),將花和花蕾插入瓶中,展現(xiàn)了根部與軀干的堅韌不凡。
利休曾經(jīng)使用著名的有縫隙的竹制花器“園城寺”制作了一件花道作品,當有客人提醒他說有水從花器的縫隙中流出來的時候,利休回答,正是因為有水滴的滲出,反而賦予了這件作品以新的生命力。
甚至有一次,客人們接到了利休要為大家展示新的花作品的邀請,而到了茶室中,卻沒有看到任何的花。大家被帶到廣闊的室外,原來利休在露天挖了一個深坑,將茶花隨性擲入其中,反而讓人欣賞到了一件豪華而隨意的作品。
這些傳說是否都是事實已經(jīng)無據(jù)可考,但都是關(guān)于利休得意之作的傳說。利休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,擺脫了常識的束縛,將前衛(wèi)的思想用于插花作品的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