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。 普拉達不諱言“中國代工”
2011年5月份,Prada(普拉達)正在籌備香港上市事宜時,其保薦人所出具的一份報告卻把“普拉達在中國內地有多家代工廠”這一并不陌生的秘密,再度公布于眾。隨著普拉達品牌香港上市成功,一直被外界猜測、被奢侈品大牌視為高度機密的“中國代工產業(yè)鏈的信息”也首次在招股說明書中揭開謎底。普拉達稱,自設工廠制作絕大多數原型、大部分樣板和部分制成品,其余生產工序外包給外部生產商?!敖刂?011年底,我們的絕大多數制成品乃由外部生產商所生產”。
背后:據悉,普拉達外部生產商的產量達到了產品總量的80%。其實,早在2009年,《環(huán)球奢侈品報告》就曾披露,60%的國際奢侈品牌在中國擁有自己的生產線?!爸袊圃臁笔巧莩奁放票3制放粕衩匦院拓攧湛刂浦屑m結的兩難話題。但業(yè)內人士認為,普拉達的中國內地代工廠被曝光,并不會影響Prada的發(fā)行價。因為Prada“代工廠”的情況是奢侈品廠商的普遍現象。普拉達的CEO也曾表示,他并不介意讓消費者知道,自己的產品是意大利設計,而有些是在中國生產的。隨著奢侈品產量和銷量的迅速增長,奢侈品的制造環(huán)節(jié)向中國的轉移是一個有選擇的漸進過程。許多奢侈品牌旗下通常都會有一些材質相對便宜、做工要求稍低的“副牌”,這些“副牌”就被最先轉移到中國。普拉達首席執(zhí)行官貝爾泰利稱,只要產品質量有保障,“普拉達制造”應該與“意大利制造”一樣,值得擁躉者信賴?!凹偃绠a品產自意大利,我們就標注“意大利制造”,假如產自土耳其,我們也會如實標注。”當然,我們更關注,奢侈品大牌什么時候能從“不諱言”中國制造到“主動標榜”中國制造。
李寧
8。 李寧高管“大換班”背后
2011年5月24日,李寧兩位高管和一位中層管理人員離職,兩位高管分別是李寧集團副總裁兼首席市場官方世偉、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郭建新、樂途事業(yè)部總經理伍賢勇,另一位中層是電子商務總監(jiān)林礪。李寧股價連續(xù)下跌,公司曾緊急發(fā)布公告作出回應。上半年的人事變動也被業(yè)內認為是自李寧公司成立以來,最為嚴重的一次。
2011年11月13日,李寧品牌首席產品官徐懋淳正式離職,這是李寧公司年內第二次經歷高管變動。
背后:據悉,隨著政府及對外公共事務部總監(jiān)張小巖和首席產品官徐懋淳離職消息的確認,李寧公司今年掛冠而去的高管人數已達5名。李寧高管層的動蕩,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就一直沒有停息,盡管李寧公司一直對外聲稱這是正常的人事變動,但是透過這種動蕩,人們似乎也能感受到李寧公司存在某些嚴重的內部問題。對于年內兩次出現較大人事變動,業(yè)界紛紛猜測這可能與李寧品牌重塑失敗有關。但專家認為并非所有離職的高管都是基于同樣的原因。
摩根大通的一份分析報告說,2011年李寧全年收入將會倒退13%,贏利倒退60%;而安踏的收入則會增長22%,贏利增長15%。預計2011年內李寧不僅會被安踏超越,也可能被其他二線品牌迎頭趕上。
一方面急著在國際上挑戰(zhàn)耐克和阿迪達斯,一方面又難舍國內中低端消費群體提供的驅動力。李寧接下來面臨的嚴重挑戰(zhàn),并不是低層面庫存積壓、渠道不暢等原因導致的訂單下降問題,而是更高層面的戰(zhàn)略問題。恰恰低層次的手段問題還可以斷臂求生,而高層面的決策問題,卻可能引來滅頂之災,李寧需要好好想想了。